张玉清只觉得这个名字很奇怪,他问道:“有什么典故吗?”
公良易望着不远处的祠堂,说道:“传说在很久以前,方才我们经过的村子里,有母子俩相依为命。后来年轻气盛的儿子与人结仇,只能逃往北方国家躲避仇家。娘亲思念儿子,便整日在村外哭泣等候,期待儿子能早日归来。
然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儿子依然没有归来。娘亲的眼睛却哭瞎了,回村的时辰也越来越晚。直到一天入了夜之后,瞎了眼的娘亲没有察觉到黑夜降临,最终被妖鬼所害。
后来,儿子终于学了一身本领归来,他原本打算向仇家寻仇。可是回到村里,才知晓了娘亲的离世。儿子伤心欲绝,从此不再与人争斗,而是一生行善。
村民们感激儿子的善行,于是便在娘亲被妖鬼害的地方修建了这座祠堂,香火供奉。
后世不少身怀异能的高人经过此处,听到儿归祠的来由后深受所感,都不介意顺手扫除周围作祟妖鬼。时间长了之后,这一条路便也太平起来。”
张玉清静静听完,说道:“你对这一带还真是熟悉,连一个祠堂的故事都清楚。”
公良易没有开口回答。
张玉清却纵马朝着儿归祠而去:“既然路过了,就顺便上柱香吧。”
两人来到祠堂外翻身下马,踏入其中。
从香筒之中每人抽出三炷香,引燃之后来到供桌牌位前站立,三鞠躬之后,把香插进了香炉之中。
做完这一切之后,两人离开祠堂继续上路。
随着太阳初升,周围的一切也开始变得明亮起来。
马匹顺着林间小道,一直来到山脊,翻越山岭之后,继续前行。
尽管一路狂奔,太阳却依然跑在了马匹的前头,随着时间的流逝朝着山下落去。
又一个黑夜降临。
道路开始刻意转向,绕过平坦地势而变得崎岖。
张玉清打量良久,才发现道路刻意避开的,似乎是远处一座与周围格格不入的山峰。
其余的山峰都生满青翠林木,偏偏这一座山峰上寸草不生,有的只有褐色的岩石和峭壁。
明月高悬,幽寒的月光投在孤冷的乱石山壁上,显得格外寂寥。
蓦地,一条白影在乱石之中飞快穿梭,倏忽不见。
“你也看见了?”公良易问道。
张玉清皱起眉头,那道白影给他一种妖鬼的感觉。
“那座山峰就是秃峰,”公良易说道,“彭城与凌城之间,唯一有妖鬼出没的地方。并且.那里的妖鬼很强。”
张玉清原先考虑有机会的话前往秃峰查探,但是听到公良易的话之后,便放弃了这个打算。
连公族世家子弟都说那里的妖鬼很强,那么其中的凶险不言而喻。
两人顺着道路绕过秃峰,一路向着西北方向前进。
对于公良易这个人,张玉清很好奇。
从在星魔海彭城分舵中了解的情况来看,公良易似乎是伪装成了武者,以这样的身份来加入帮派。
一个公族世家的子弟愿意花大把时间来修炼内力,还修炼到归宗境,仅仅是用来伪装身份,那么其中的秘密可能就不会那么简单了。
张玉清的计划也不得不被打乱,他原以为凡人帮派之中成分应该较为单纯一些,但是看来也有公族世家的影子在里面。
看来以后自己要猎杀妖鬼增强实力的话,还得要避人耳目才行。
日落日出,到了第二天午时,两人骑马走上一个缓坡之后,远处终于出现了一座民房如同星罗棋布的城池。
凌城,终于到了。
两人一抖缰绳,马匹冲下缓坡,朝着凌城而去。
凌城比不了彭城那般繁华,仅仅只是一个小城。并且刚经历过青龙会对飞虹帮的攻伐,所以显得更为落寞。
时事未稳,来往凌城的商队十分稀少,也只有前往参加武林大会的武者才大量暂住此地。
两人骑马进入凌城之后,向路人问了方向,便开始朝着茗香阁而去。
茗香阁乃是一间两层的精致茶馆,就连拴马的地方都得远离,按照伙计的说法是怕马粪的味道影响了茶水的清香。
随着两人进入其中,里面的布置更是古典风雅,这里的特色似乎是主打器皿,并且大多以瓷器为主。
张玉清虽然不懂瓷器,但是看着那些精美优雅的艺术品,感觉其价值一定不菲。
大厅之中的桌椅上坐着一些客人,各色茶香在其中缭绕。
伙计热情地迎了上来:“两位客官面生得很,是第一次来小店吧。请问是坐大厅还是雅间?”
公良易回答道:“雅间。”
“好嘞!还请二位楼上请!”伙计招呼着,同时凑了上来,“两位一定还不清楚小店的特色茶,还请听小的为两位客官推荐。”
“不必了,”公良易的声音依然冷漠,“去把你们掌柜的叫来。”
茗香阁的掌柜,便是负责星魔海中在这凌城负责接头的人,根据尤明轩的交待,她叫做玉娘。
伙计一听,顿时一脸难色:“不好意思啊,咱们掌柜正巧不在。”
这个时候,茶馆中忽然响起“呯!”的一声敲桌子的声音。
只见原来在茶馆大厅一角坐了几名武者,拍桌子的正是一名带着一柄大砍刀的壮汉。
那壮汉浑身肌肉虬结,胸膛长着乌黑的汗毛,只听他大声叫唤:“喝茶有什么意思?伙计!去给老子拿酒来!”
伙计只得上前陪笑道:“这位爷,小店只卖茶,不卖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