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子嗣
我叫李慕秀,是赵宁和李秀秀一的女儿。
又或许我该叫做赵慕秀,我的父亲便是那大名鼎鼎的神武大帝赵宁。
说来可笑,知道父亲真实身份的我彼时已是归元门的圣女。
现在的掌门叫李玉(李锦儿改名),当年以一己之力使得归元门再度兴盛,占领广袤海域的一位女掌门,而当年的他,我的父亲,仅为是一个弃子。
又有谁会想到这么一个女强人会倾心于他,而他的女儿更是归元圣女,未来至尊?
在我人生的前十几年里,每日都可见母亲眸中盈情地说起与父亲相遇相守的故事。
在几千几百甚至几万个父亲不在的夜里,我总能瞧见母亲睡梦中却仍蹙起的眉头,母亲是一个十分孩子心性的人,她常常在生了气后一会儿便又同我玩笑。
也常常见母亲每月的第一天总是早早的起来做父亲与我喜欢的菜肴,又总是在做完菜肴后倚在门前等着父亲,直到天边再没了光亮,她才上桌,神色难掩落寞。
因而在当时幼小的我也总盼着父亲回来,因为父亲来了,母亲便不会难过,我也便开心了。
每当父亲到来之际,母亲总能乐呵许久,而父亲那双好看的眸子中亦溢满了宠溺与爱意。
犹记有一日我悄悄到了他们房前,见他们灯火尚还亮着,便顺着微敞的门缝望进去。
只见母亲倚在父亲怀里,絮絮叨叨地提了我几日前生的病,那满怀情谊的娇憨模样倒和别人私下与我描述的娇横犀利一点不符。
而父亲眸中也泛起丝缕愧疚,平日间清亮明澈的眸子多了几分复杂,我却注意到他搂着母亲的手也不由得紧了几分。
许是父亲对我本就愧疚,又或许因我是他命中为数不多的女儿。
我曾在一次机缘巧合下听那童无期道父亲子孙十余位,其中只有三个女儿,其正妻赵朝辞诞了五子,其余妃子所出八人,现今已有四人仙去,只余一女如今也已是油尽灯枯,其余便都为男子。
因而父亲格外珍视我。
每次父亲饭余第一件事便是寻我,或是浅叙家常,或是教导功课——父亲是不想他的女儿一个个都先他而去罢?
我本就生得不肖母亲,倒比母亲更为清隽秀美些,现在想来却是暗幸我这副容颜未曾让当年见过父亲真容的人看到,不然父亲的身份也便瞒不住了。
因着父亲真容便是极其隽美而完美似神,我生得肖父,因而每每父亲先去寻我之际,总惹得母亲吃味,私下暗道“这女儿莫不真是郎君前世的情人罢?”,引得我与父亲无言相觑,却皆从彼此眼中看到无奈与宠溺。
日子就这般一天天过去了,转眼又是几年如流沙飞逝。
我的修为因了父亲的指引,与自母亲先天遗传带来的资质,已是小有所成。
与此同时归元门的圣女大选开始了——
就在我出发的前夕,父亲匆匆赶来,我瞧他那双好看的眸子中显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他交予十数颗丹药和不少银两与我——虽未说些什么,我却知道他总归是放不下我的,不然又何苦为我如此奔波搜罗了这极难遇见的珍品灵丹,为我徒增寿元。
我其实知晓父亲是爱着母亲的,由我的名字便可见一斑。
慕秀慕秀,赵宁爱慕李秀秀。
我姓李,只因李姓父亲给母亲所取,这个同她共度余生的夫君,两人是彼此的唯一。
而不是赵慕秀——赵宁这个名讳的背后肩负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恩怨,也只有改名换姓,他才能只是李秀秀一人的夫,也是我李慕秀一人的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