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圜丘罪己
待明王跟着带刀舍人下去,朱元璋又问道:“好像还抓了个人是吧?”
“是,那个出卖他的曹护法。”刘英沉声答道。
“把他凌迟处死。”朱元璋吩咐道。
“是。”
朱元璋又看向丁斌道:“你就没明王那么好运了,咱已经给你想好了死法。”
“随你便。”丁斌带着这时代大明军人独有的彪悍之气道:“皱一下眉毛算咱输。”
“来人呐,把他洗刷干净绑好了,送给那帮从仓库解救出来的民夫。”朱元璋便道:“随他们处置去吧……”
“不,伱不能这样对我!”丁斌登时破功,剧烈挣扎惊叫起来。“我为大明流过血,我为皇上负过伤!皇上,你杀我可以,不能这么虐待我……”
“报应不爽罢了,带走。”朱元璋挥挥手,带刀舍人便把扑棱蛾子似的丁斌拖了下去。
然后朱元璋扫视一圈阶下众人,举起金杯道:“来,满饮此杯,便散席吧。”
说着仰头干杯,然后啪的摔碎了酒杯。
“是,谢皇上。”李祺再次谢恩,然后艰难起身,去扶父亲。
“父亲。”李祺赶紧扶住韩国公。
“于此建都,土木之工既兴,役重伤人。当该有司,叠生奸弊,愈觉尤甚,此臣之罪有不可免者!虽今功将完成,然臣实难自安,遂罢迁都之念,戴罪谨告,惟上帝后土鉴之。”
建成的圜丘坛共分三层,每层四面各有台阶九级。每层周围都设有精雕细刻的汉白玉石栏杆。地面则铺设扇面形石板,最上层的中心是一块圆形大理石,就是天心石了。
“请上位三思,迁都势在必行……”李善长又重新爬起来,抱着他的腿,仍不死心的哀求。
向皇天后土汇报之后,朱元璋很快下达了正式旨意——
“及其至彼,民生凋敝。水陆转运艰辛,恐劳民之至甚,遂议群臣,人皆曰古钟离可,因此两更郡名,今为凤阳。
洪武八年,八月十七日,朱元璋来到中都圜丘祭天。
众人听了他的话,本就心惊胆战,听了摔杯声又是一哆嗦,还以为有刀斧手埋伏在殿中……
“那你就去死吧!”朱元璋忽然怒吼一声,一个箭步冲到李善长面前,想要给他一脚,但终究还是忍住了。
朱元璋看他一眼,便转身离去了……
李善长却依然跪在那里不肯起来。
“请上位三思,迁都势在必行……”李善长却卡了磁带一般,只机械的重复这一句。
颤抖着喝完杯中酒,众勋贵功臣便赶紧磕头告退。
“当大军初渡大江之时,臣每听儒言,皆曰:‘有天下者,非都中原不能控制奸顽’。既听斯言,怀之不忘。忽尔上帝、后土授命于臣,自洪武初平定中原,臣急至汴梁,意在建都以安天下。
韩国公挣扎着还想起来,但朱老板这一脚多重啊?他挣扎了两下,一口气没提上来,哇得一声吐了血。
“丁斌都把事情揽下了,这里头没你的责任。”朱元璋放缓语气道:“扶着你老父亲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