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道:“母亲,沈嬷嬷手脚还能动,倒是丁嬷嬷年岁更大些,您身体也不好,身边可不能只有丁嬷嬷一人,菊儿还在您这儿伺候着就行。我想过了,让英娘辞了外边的活计,回来帮我打下手,也给她开一份工钱。若有要用人的,我抽调雪儿那丫头跑几个腿就行,毕竟她是在漓城长大的,对这儿也熟。”
菊儿自三房双生子生下来后,多半是在帮着顾氏照顾他们,直到后来顾氏出月子,才回到老太太屋里伺候。
谢氏都让这气势给唬住了,看向老太太,见后者阖着眼仿佛没看见一样,便吞了吞唾沫,弱弱地道:“那不配就不配吧。”
秦老太太看着秦流西这作派,眼中神色复杂,手中念珠一颗一颗的拨过去。
“男子离家求学,想来在京中也是大有人在,别人能,你们怎么不能?别人不能,你们也得能,因为秦家不比别人家。你们的祖父叔伯兄弟尚在流放地受苦受难,何日能赦免回归,是一个未知。在这之前,你们作为秦家的男儿不得更有担当?”
顾氏起身福了一礼,道:“请母亲放心,儿媳会好生教养的。”
秦老太太把小的都赶走了,看着屋内的几个媳妇。
现在把菊儿给大嫂,证明大嫂以后又有贴身丫鬟了。
谢氏又被这话给顶住了,想说点又不敢说,只觉得秦流西是真狠啊。
秦老太太又看向顾氏,道:“顾氏你也是一样,大事上轮不到你操心,两个哥儿还有宝儿都还小,家里仆人不多,还得你处处教养。”
顾氏性情温和,谢氏性格泼辣又小肚鸡肠,若非出自她娘家,都入不了秦家的门,王氏出身大族,性格沉稳冷静,是个及格的主母。
门外,菊儿惊喜地进门回禀,道:“老太太,李总管说有信儿从西北那边传过来了。”
“哎。”
秦明亓这时抢在秦明淳面前先表了态:“大姐姐放心,我们一定能。”
秦老太太看她推拒,也没坚持,只道:“你心里有数就行。”
秦流西又说:“知河书馆有规矩,每日辰时一刻就要上早课,所以辰时之前,一定要到位。眼下漓城已经开始冷了,让李成每日送他们上书馆,申时末刻下学再接回家来。若月考过了,以后他们就在书馆住宿,学馆每月有两日沐休,沐休的时候再回家来就行。”
众人也都面露喜色。
秦明亓抿了抿嘴,然后向她施了一个长礼,道:“我以后会报答你的。”
她向屋内的长辈行了一礼,就施施然地退了出去。
她感觉一争取秦流西就会直接说自己拿银子来养。
“还得住宿?不是,都同一个城里,也不远,每日接不就得了?”谢氏惊呼。
秦明亓看向秦明淳:感觉被大姐姐鄙视了。
李总管拿着厚厚的一封信走了进来就跪。
“快别跪了,把信呈上来,可是老太爷他们传来的?”秦老太太语带急切。
王氏已是主动上前,亲自接了信,一看,眼眶就红了,道:“母亲,确是父亲他们传过来的,这是彦儿他爹的字迹。”
“快,快让我看看。”
秦老太太急得就要下地,被丁嬷嬷扶着了,劝道:“老太太,还是让太太她们读吧。”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txt.cc。手机版:https://m.bqgt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