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倒是挺大,可动得人实在太多,去捅这件事,无疑是在捅马蜂窝。砸一个人的饭碗也就罢,大家顶多就是围观,可砸了所有人的饭碗,估计所有人都要尥蹶子。
果然不出薛庭儴的所料,郑赟杰前脚言罢,后脚就有人斥之荒谬绝伦,还说不能一概论之,将个别现象当做如今国库虚空的主因。
紧接着有高官站起仗义直言,说到既然发现了问题,自然要解决问题,朝廷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此言迎来所有人的附和,诸位高官俱是提出一定要彻查,若是属实,严惩不贷。
从哪里开始查?自然是从苏州知府姜望。
一阵商议之后,当场定出数名钦差亲赴苏州当地查案,各位大臣们还劝慰嘉成帝要多注意龙体,不要太着急上火。
事情似乎进展得很顺利,但如果以为这样就是胜利那就错了。
从京城到苏州,路上至少要走半个月,等到了当地,差不多正好是年关。过年不查案,这是规矩,开了年开始查,等查清究竟钦差还朝,想必已是明年四五月。
薛庭儴不用想就知道,到那时候结果会是怎么样。
姜望的下场不必提,自是严惩不贷。可好不容易提起的土地兼并之事,在经过这几个月的时间回缓,即使嘉成帝是时还能记起,那股劲儿也泄了。就算没泄也不怕,总有替死鬼出来,再这么来一次,不行了多来几次。
这么一来二去,可能嘉成帝自己就厌烦了。
嘉成帝似乎也明白这个道理,也因此脸色特别难看。
可大义在此,规矩在此,他也只能憋着,总不能谁有嫌疑便冲上去一顿抄家,是时朝廷只会大乱。
随着一阵高呼万岁之中,嘉成帝背着手怒气腾腾地离开了。
待其走后,下方的各位大臣们互相对了个眼神,各自散去。
第161章
事情似乎就这么不了了之了,自然不可能。
临近年关之时,都察院右都御史郑赟杰被人弹劾收受贿赂,攻讦政敌。
证据是铁板钉钉,证据,证人也有。
大理寺上门查案,还在其书房里查抄出一本小册子,其上记载着收过谁的好处,又帮其办了什么事。
简直是骇人听闻!
都察院本就掌纠察百官百官,提督各道之事,如果此案查实,郑赟杰就属明知故犯,罪上加罪。
自此,蒙在朝堂之上的那层薄纱,终于以如此狼狈之态被撕扯了下来。原来这些高高在上的官员们也不如想象中的那般美好,彼此结党营私,互相倾轧,不问青红皂白,只分党派之争。
其实此事暴露出来,对谁都没有好处,不过首当其冲的就是嘉成帝。
之前,郑赟杰还信誓旦旦弹劾各地土地兼并之害,痛斥着苏州知府姜望为官不仁。如今爆出这种事情,谁敢信他所言是真是假,是不是又受人指使故意构陷。
朝堂上乱成了一锅粥,官员之间彼此攀扯攻讦,一片乌烟瘴气。嘉成帝每日上朝脸都是黑着的,明眼可见酝酿着一股滔天怒焰。
见此,一些低阶官员俱都低下头颅做人,大佬们厮杀斗殴,可不是他们这些小鱼小虾可以搀和进去的。
而与此同时,内阁中得气氛却是
分卷阅读299
-
分卷阅读29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