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之境藏在袖子下的手捏了捏洛凌的手掌。
洛凌的唇角就松开了。
“你这想法倒是好。积善行德,仁义之家。这是大好事。只是,这善堂的管理多有不易。”朱陶文沉吟着,“你看那个李二对我们客气殷勤,实际上不是忠心为我们办事。今天他摆出来的那些孩子,也多半不是善堂真正的孩子。”
洛凌诧异地看向朱陶文。
朱陶文眼中闪过精光,“我们家若是办善堂,所收到的孩子必然是那些善钻营的人家送进来,为孩子谋前程的。除此之外,就是李二不要的孩子。后者倒好说,给口饭吃,我们朱家本就是要做善事,也不会不舍得那几个银子。就是前者,若人家只是求个前程,铺子本来就要招人,找人从小调教了也好。若是孩子的家人心思歹毒,到时要生出祸端来。”
“爹说的是。我的想法是这样,我们不如找个可靠的管事送入善堂,将李二换下来,另外再开一家善堂摆在明面上。”时之境胸有成竹地说道。
朱陶文眼睛亮了起来,哈哈大笑,“好!这主意好!”
时之境很淡定地接受朱陶文的表扬。
“既然如此,我们需要好好合计合计。李二管理善堂多年,不是个蠢人。”
“我们也不用急着将李二取而代之。孩子要从小养大,慢慢教。只要人的品行好,也不一定要放在身边养着。”时之境说道。
朱陶文和王氏都露出了迟疑之色。
时之境也不抓着这点不放,反倒是和朱陶文商量起送入善堂的人选来。
洛凌在旁看着,心里好像有爪子挠着。
时之境想到的办法居然与她不谋而合。
洛凌是挂念着刚才在善堂里看到苦命孩子,知道朱家自己开善堂,李二肯定是继续在衙门开的善堂里头做那些见不得光的勾当。只有将李二给赶走了,换了自己人,那些孩子才能好过一些。
洛凌被时之境握着的手松懈下来,就是原本挺直的脊背也有些松懈地垮下来,靠着车厢。
时之境瞄了眼洛凌,握着洛凌的手没放开,嘴上还在跟朱陶文讨论该选谁去善堂,朱家自己开的善堂又要个什么章程。
洛凌在朱家呆了几日,白日里跟着时之境,看看朱家的生意,听时之境和朱陶文交谈。晚上和时之境共处一室,也谈起这些,将善堂的事情一一划定下来。不用使用那些小手段,时之境自然会将洛凌的意见当成自己的转达给朱陶文,倒是让洛凌轻松许多。
善堂最后定下的制度类似于寄宿制学校,只不过是免费的,课程也不是什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是适应当下社会,孩子们学会识字、算数,再接受一下道德教育,每日里做点家务劳动,种菜、做饭、洗衣都需要他们自己来。这是让他们不要盲目自大,忘记本分。有适合进朱家锦绣坊的,等到十一二岁就会被送进锦绣坊跟着伙计学习,不适合的,过了十五,也得离开善堂,自谋生路。收的孩子,都在三岁到七岁间,更小的怕是照顾不来,再大的,已经养成了性格,要进善堂来学习,就得教束脩。
朱陶文和时之境又选了些人,分批送到了李二管着的善堂。官府衙门中,也使了人去打点
分卷阅读87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