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在东市逛了一会,买了全新的布匹棉花,白氏打算做几床新被子,顺便再给孩子们各自做两身衣裳。
白氏不仅做得一手好菜,做衣服缝被子的手艺也是一顶一的好,针脚细密均匀,绣花精致,花样还新鲜。
苏小暖第一次看见的时候,还以为自己的新衣服是用缝纫机做出来的呢。
她们平时穿的是窄袖短衫和棉布宽松长裤,既凉爽又方便。
不用干活的时候,白氏和苏小暖姐妹三个有时也会穿长裙。
剩子和林猎户穿的基本上都是粗布短打,上衣下裤。
买了布匹棉花之后,他们又买了锅碗瓢盆等一系列生活用品,全部被林猎户扛在身上。
他不让白氏和孩子们背,自己背上背了好大一堆东西。
有路人看到这样的一幕,悄声跟身边人讨论,语露嘲讽:“你看那男的,他是不是傻啊,也不知道让他婆娘背着。”
另一人则回道:“谁知道呢,说不定那婆娘是个懒惰彪悍的,他不敢说。”
“我看这男的是个吃软饭的,所以才不敢让婆娘出力。”
苏小暖无奈地叹了口气,在这个时代,男人稍微对自己的妻子好一点,都会被别人认为是“惧内”,“吃软饭”。反而把活都推给妻子,才是“一家之主”的表现。
还好林猎户不是这样的人,他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怎么想,他只是单纯的想对娘亲好,不想娘亲受苦而已。
苏小暖暗自期盼着,以后自己也能遇上这样一个人。
她突然又想起了百里瑾,他们二人分别已经有一段时日了,也不知他在边境过得好不好。
现在她和百里瑾就像是一对异地恋的情侣,谁都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也不知道能不能跟对方走到最后。
苏小暖不想浪费心神去担忧未来,她只想看着眼前这一小块地方。
既然互相有好感,不如就先试着在一起,不管以后的结局是好是坏,至少不会留下遗憾。
一家人回到小院,一起忙活着把买来的东西布置好,苏小暖总算找到机会,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满怀期待的打开了百里瑾的来信。
百里瑾在信里没说别的,只说了他在边境过得很好,让苏小暖不必挂怀。
许是舍不得结束,百里瑾在信里说了好几次“就说这些罢”,结果下面又另起话头,说起了在边境的趣事。
明明是流水账一般的内容,苏小暖却看得津津有味,把这封信翻来覆去地看了好几遍。
直看到最后几乎快把信全部背下来了,她才舍得将视线从这封信上移开。
苏小暖把信纸按在自己胸口,仿佛这样就能听到百里瑾写信时的心跳声,感受到他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